三伏天来了!防火防晒防中暑,还有这个更要防…
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。”夏至、小暑刚过,今天开始迎来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——三!伏!天!
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,以下这份入伏时间表要收好了:
初伏(10天)7月12日-7月21日
中伏(20天)7月22日-8月10日
末伏(10天)8月11日-8月20日
高温高湿的“桑拿天”到了,你准备好了吗?
头伏饺子二伏面
节日一到,家家户户吃饺子。没错,三伏天提醒您:开胃千万条,饺子第一条。
在伏日大家普遍食欲不振,俗称“苦夏”,饺子作为开胃解馋的首选当然少不了!吃的时候加一两碟凉拌蔬菜佐餐,或是配上腊八蒜和醋,味道过瘾,还有助于消化。
除了饺子,也可以适当多吃点苦味食物,如苦瓜、苦菜、苦芥麦等解热祛暑、健脾开胃。
夏天出汗多,需要补补气,山药、大枣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都是不错的益气美食。
绿豆、红豆、荷叶煮粥,藿香、佩兰、苍术泡茶,生姜切片煮水,可祛湿。
鸡鸭肉、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健脾补虚的功效。
小贴士:苦瓜、绿豆等性寒,体质差、脾胃虚寒者要少吃。
最适合三伏天做的三种运动
游泳: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,游泳时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,不易中暑。
钓鱼:钓鱼需要脑、手、眼配合,静、意、动相助,能解除心脾燥热。
太极拳:增大肺活量,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间流动,有助于振奋精神。
小贴士:运动要注意少量多次补水,每次以不超过300ml为宜。
防暑更要“防寒”
是的,你没看错,伏天暑气逼人,大家难免控制不住自己,比如洗冷水澡、吹空调、吃冰镇水果、喝冷饮等,是导致寒气入体的根源,尤其是贪吃贪玩的小孩子,鼻炎、咽炎等呼吸疾病就会找上门来。
过一个舒服健康的三伏天,就要记住这四点:
避免冷风直吹,长时间吹
空调温度要适当,建议在26℃左右,隔段时间开窗换气,确保室内外空气对流。
洗温水澡更能消暑
水温在35℃-37℃最好,这个温度比皮肤表面温度高,却比体温低,非常适合消暑散热。
饮食注意少寒凉
身体比较虚寒的小伙伴,在三伏天要少吃冷饮。中暑后也不要吃生冷瓜果,否则脾胃会出现痉挛或血流不畅,引起腹痛、腹泻等。
舒服排汗,科学散热
刻意出些汗,可以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。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,当温度高于37℃,皮肤反而不能散热,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,选对衣服材质(棉质)和颜色(浅色)很关键。
手心小贴士:
三伏天容易肠胃不适、消化不良,出现腹胀、嗳气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可选择服用谓立雅®多潘立酮片,饭前15-30分钟服用,能快速起效,促进胃肠道蠕动。
三伏天应多补阳气,除了食补、适当晒晒太阳,手心推荐温补肾阳的五子衍宗软胶囊,可缓解膝酸痛、头目眩晕等肾阳虚症状,男女都可服用。
*资料来源:人民日报、中国妇女报
*图片来源:soogif
更多健康资讯,请关注手心制药微信公众号
【 上一个:大热天的,隔夜饭菜还能吃吗?送你3招让你不再纠结 】 【 下一个:什么!你又过敏了?这些过敏雷区千万别踩! 】 【返回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