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气温大跳水,不想再经历关节酸疼之苦的看这里→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立冬过后,各地气温随时都有大跳水的可能,一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的膝关节开始时不时隐隐作痛,尤其晚上睡觉时总感到好似有凉风钻进膝关节,稍微动一动疼痛感更加强烈。
骨关节炎大多和年龄相关
随着年龄增长,关节老化会逐渐加重,膝盖经常摩擦、承受负荷,就很容易出现膝关节肿胀、疼痛、骨质增生,甚至关节变形等严重后果。
这种疾病的分布十分广泛,目前全球大约有3.55亿患者正在遭受骨关节炎的困扰。其中,我国的骨关节炎患者有1亿人以上。
关节疼痛在秋冬交替之际频发
关节周围皮下组织相对较薄,因此关节往往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,一旦气温下降,关节骨表面温度就会比厚实的肌肉覆盖的骨表面温度低。
而且关节周围往往有丰富的神经,关节局部的相对低温往往直接刺激关节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,久而久之就引起疼痛。
关节部位受凉还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,造成局部供血、供氧不足产生疼痛。
此外,骨质疏松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。由于骨关节炎多为老年人的疾病,而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也最为常见,所以,骨质疏松性骨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骨关节炎的症状。
由此可见,天气变凉导致的关节疼痛往往是由多因素造成的。
防寒保暖最为重要
既然关节部位最易受寒,维持关节部位的适宜温度就很重要,要尽量避免关节受凉、受潮或吹冷风等。我们可以通过维持室内相对暖和的温度,在关节处使用保暖措施,例如穿戴长裤、长袜、护膝及护肘等来保护关节。
对于已经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,热敷、理疗等对于改善关节周围血供、促进炎性细胞因子消退也有明显作用。
适度的运动锻炼
适度的运动锻炼对防治骨关节疾病有很大的帮助,如散步、健身操及太极拳(避免长时间屈膝)等。
而对于出现关节疼痛的人群,建议要避免关节承重运动。更推荐游泳或躺在床上进行下肢蹬车运动,在运动过程中可减少上述关节的负重。
再者,要重视运动前热身。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血运,促进滑膜分泌润滑液,从而避免膝关节在运动中出现不适症状。
日常生活习惯要注意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肥胖人群越来越多。肥胖无形中加重了髋、膝、踝关节的负重,促进其炎症的发生。因此,对于肥胖人群而言,健康饮食联合适度运动使体重回归标准,是缓解关节疼痛的关键。
另外,少爬楼、少拎重物也是减少关节负担的重要手段。同时,一些对关节不利的动作也应尽量避免,如蹲着择菜、洗衣、擦地及跷二郎腿等,都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劳损、炎症加重。
必要时可用药物缓解
当关节疼痛发生时,也可以适度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,例如润滑关节的药物(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)可补充因关节液缺乏所导致的关节生涩酸痛的感觉;消炎镇痛药物(如无哮喘病史可以口服或外用洛索洛芬钠)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,消除局部炎症,减轻疼痛症状。
当然,关节疼痛也有很多其他原因,如肾虚引起的腰膝酸痛,可适当服用补充肾阳的药物,如五子衍宗软胶囊。
如果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关节活动困难等症状且逐渐加重,还是要及时就诊,对因治疗。
资料| 大众健康杂志
【 上一个:天气变冷,肠胃“罢工”!快自查这几个影响消化力的原因 】 【 下一个:打嗝、嗳气、频繁放屁……为什么这些尴尬的情况总是出现? 】 【返回】 |